【导读】《编舟记》:认真做事的人最有魅力
今天讲讲我最喜欢的日本作家三浦紫苑的作品《编舟记》,讲述了《大渡海》辞典编撰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前段时间媒体在讨论《新华字典》这一IP被注册改编为影视作品,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本《编舟记》。(私以为《辞海》会更有故事改编的可能,《新华字典》只是噱头罢了。)
我看的是台湾新经典文化的翻译本,台译的名字叫《啟航吧!編舟計畫》。这书是2011年出版的,那段时间正是三浦阿姨高产的时代,比较出名的《まほろ駅前(多田便利屋)》《政と源》《風が強く吹いている(强风吹拂)》都是那段时间的作品。这部书在2012年获日本全国书店店员全数支持,以510高分获得书店大奖首奖,成为三浦老师小说作品的高峰。
刚进入玄武书房编辑部的年轻女社员岸边绿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自己那个怎么看都呆头呆脑,说起话来满嘴书面语的部门主管马缔光也,竟然能娶到香具矢这样的绝世美女,还在这样一个小圈子里人缘不错。
其实也并不是什么秘密,不过是“认真”二字罢了——“认真做事的人最有魅力”,主人公马缔的名字日文发音为“majime”,与认真(日文まじめ,汉字写作“真面目”)同音,在闹了一出“认真先生”笑话的同时,也预示着认真得有几分过头的马缔光也背负编纂《大渡海》这一使命的必然性。作者从一开始就向读者讲明白,和まほろ駅前不一样,这次要讲的是一个“认真”的故事。
所谓“编舟”,指的是编著一本名叫《大渡海》的辞典——倘若词语是无边的汪洋,这本厚重的辞典就是载着人们渡过辞海的扁舟,在无边无垠的辞海里航行,编舟的事情万万马虎不得,稍有不慎,“乘舟人”就会失足跌落辞海,闹出“强口马”的文字笑话。
不慎“跌落辞海”是怎样一种体验?换句话,什么是一部辞典的好坏?渡边绿的男友是宫本举了一个例子:他国中时的曾经查过辞典里的“女”,得到的解释却是“与男相反的性别”;或者是去查某个外来词汇,得到的却只有一个罗马音……这样的的体验无疑是糟糕透顶。一本好的辞典所能够带给读者的,是扫清疑惑时的快感,而读者对此的回报,则是对辞书这份认真的信赖。
故事分为五个部分,时间跨度十余载,读起来却不易察觉时间的流逝——每一部分的的主叙视角都是辞典编辑部里的不同成员,从这些各自苦恼于“怀才不遇”、“不得人缘”、“想换工作”的普通人视角看那个不变的认真的马缔,每个人的苦恼,多多少少都在清苦且忙碌的辞典编纂中得到解决——这样一个“编舟计划”,让每个人都认真起来,而“认真”本身就是排遣苦闷与不甘的良方——只有慵懒的心思才能催生出糟糕的情感,专注是寂寞的天敌。
故事里一个有趣的悖论是,虽然主人公马缔是编纂辞典的带头人,可他却是个不善言谈和不会表达情意的人。他写给暗恋对象香具矢的情书,在岸边绿看来,根本谈不上能够自如地运用词汇,笨拙而又不善表达,空有热情而又不得要领。这一细节描写有荒谬的滑稽感,我们可以想象呆板的马缔向美丽的香具矢表达爱意的笨拙。但也从另一个维度反映出不善语言表达的马缔有着惊人的耐心和毅力,他不负众望地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使命。
小说的结构严密,却并非只有众人沥尽心血编撰辞典《大渡海》这样单一的一个故事。除此之外,还有主人公马缔和香具矢的浪漫爱情故事。当马缔不好意思表达自己内心那份爱意的时候,阿竹婆婆给马缔的评价是:有些迟钝,有自己热衷的事物。“这样的人才不会干涉香具矢的世界,也不会对她想做的事指手画脚“。这样一种对认真的肯定,让马缔鼓起勇气向香具矢求爱。在岸边绿的追问下,香具矢道出了马缔最为吸引她的地方:为编撰辞典倾尽全力。正如香具矢说,吃到美味佳肴的时候,要如何把味道转化为词汇保存到记忆里,作为一名厨师,这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能力。正是专注于编撰辞典的马缔,让她领悟到了这一点,”不论做出的料理多好吃,最后也只是在身体里转了一圈又出来而已“,但是就像二人约会时坐的摩天轮,虽然一圈下来回到原点,但心意已经不同了;同样的,无论怎样努力捕捉那些细小的差别,辞汇一定不比实体,刹眼间便在虚空中云散烟消。无论再怎么汇集辞汇、解释定义,辞典永远没有完成的一天;而马缔能做的,”只有在词汇无尽变化、无限扩张的能量中,准确地抓住一瞬间的样子,用文字记录下来“。
“大渡海”与“大都会”、“香具矢兮奈若何”与“辉夜公主”,书里面不少注释都在讲这些谐音上的双关,典故上的巧合。马缔这些笨拙而认真的浪漫,与这样一本不厚的小书,装载的不仅是故事,还有知识与文化,那些名为辞汇的海底珍宝,承载了无数未来与希望,永无止境地航行在这片汪洋恣肆的文海里。
_(:3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