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sePhilo


《万有引力之虹》导读(一) :当人成为科技的奴隶

Category: 导读
Tag: none
Written by Joseph with ♥ on August 16, 2019

说到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的小说《万有引力之虹》,第一反应是这是一本大部头的著作——全书统共分四个部分,七十三个场景,出场过四百多个角色。作者谈及物理、化学、数学、历史、宗教、音乐、文学和电影等各领域,眼界极为开阔。这样万花筒般宏大的作品,与其独特的世界观,正如英国著名评论家托尼·坦纳指出的那样:“《万有引力之虹》赋予我们仿佛在阅读现代世界时的全新感受,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法确定地说出小说所描述的究竟是战争的废墟还是人类精神的荒原,但很明显作者的用意的确是在昭示着一些东西。”

的确,作为一名后现代小说家,托马斯·品钦小说里面的故事没有主要情节,根本没有办法用三言两语来归纳;并且故事的叙述过程随时中断、跳转、切换、回环往复,进行着时空上的不断跨越,以此表明这个世界的随意性、不确定性。

虽说是以二次大战为背景,品钦没有去写战争场面如何残酷。他把战争与科技联系在一起,借助于超现代的科技发动战争。小说的叙述重点在于V-2火箭——通过火箭这个充满象征意味的意象,将科技和人类的欲望紧密结合在一起——盟军利用医学科学淋巴增生组织发生变异、增生组织变成腺样增殖体,来吞噬敌人,实现其占领敌国的目的;军官波茨因曼常常以人和狗的唾液进行试验,还利用条件反射来研究控制自己的下属和敌人的方法,他们还利用刺激和反应的关系,控制导弹使其能够落到他们想要落到的地方。
人类一开始控制掌握着科技,现在却成为科技的奴隶。
第一节中,小说这样描述:“不等他看见日出,火箭就会飞到身边,火箭完全进入了弹道,继续升高,此时已彻底脱离视线。他是不是应该有所行动,摘香蕉?”在这里,海盗以摘香蕉的行动来呼应火箭的飞行,向火箭致敬,海盗普伦提斯每天的生活离不开科技,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制于现代科技;最具代表性的是斯洛索普,他完全被现代科技操纵着,他的生殖器勃起要靠一种名为Imipolex G的化学刺激物,他连自己的生殖器都无法控制,完完全全是一个现代科技控制之下被奴役的工具。

“战争从来也根本就不是政治的,政治都是演戏,都不过是为了转人们的注意力,私下里,它却受技术需要的指使,受人类和技术之间的阴谋支配。失控的技术,从遗传思维的控制到空间的征服。”V-1火箭落下来之前,人们本来还有时间去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但是轮到V-2火箭发射过来的时候,先是爆炸,然后是降落的声音——在听到声音之前就已击中目标。科技的确是大大进步了,但人类面对先进的科技,连求生的机会、生存的尊严都被剥夺了。恰如德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阿兰·弗兰克说的那样:“后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最大的区别在于信仰的变化,后现代社会为自己的存在辩护并将其合法化的是科学。”品钦批评了技术现代性,现代科技的蓬勃发展并不是使人死后再生,而是一种使人变形的死亡。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充满占有欲的人类不加选择地肆意使用科技成果,使人类自己沦为战争和科技的奴隶,进而造成了自我毁灭。

因此《万有引力之虹》中的火箭所反映的,在我看来并不是有些学者嘴里说的什么“科学悲观论”,而是对于科技发展无限膨胀可能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的深重忧虑,作者于此表明了一种强烈的对于科技发展负面效应的忧患意识。

(篇一完,待续)​

  • 【书摘】李敖快意恩仇录 作者:李敖
  • 《万有引力之虹》导读(二) :在绝望的废墟里翻找希望

_(:3 」∠)_
(抱歉)
这里不能评论哦


                                      ©JosePhilo | 鲁ICP备202003387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