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sePhilo


【思考】南海泡沫爆发300周年:所谓「经济危机」背后的真相又如何,那么疫情呢?

Category: 创作
Tag: none
Written by Joseph with ♥ on August 22, 2020

这次新冠肺炎的爆发对世界经济形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一个主要原因是疫情作用于人们的投机心理,引起了全球范围内股票市场的巨大波动。这让我不由地想起了不多不少刚刚好三个世纪前,也就是1720年,第二、三季度在英国发生的南海泡沫事件(South sea bubble),那可以称得上是经济社会的一场大骚乱——脱离常轨的狂热投资最终引发了股价暴涨和暴跌,造成了随之而来的社会秩序大混乱,这可以称得上是时代丑闻了。“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可以想象得到,当这位我们从中学开始就最为熟悉的物理学家、英国皇家铸币厂终身厂长——艾萨克·牛顿爵士,在几乎赔掉全部身家之后,最终只能说出这样的话聊以自慰之时,内心又怀着怎样的崩溃。

爱德华·马修·沃德(Edward Matthew Ward)绘画南海泡沫投机者,泰特美术馆(Tate Gallery) Wikimedia

今天的我们作为后来人,事不关己地看,这只能算得上一场丑闻,算不上什么大灾难。虽则一些投机者倾家荡产,也是咎由自取,事件却并没有对全球经济模式产生巨大变化,一点也不像1929年、2008年两次经济危机引发的大崩溃———想到这里,我们又不得不重新审视,在这个“后疫情”时代,这场瘟疫所造成的长效经济影响,又该是哪种情况呢?

回过头来看,这无非就是一个被当时少数失利的投机者夸大成为经济危机的乌龙事件,最终却嬗变成公众抗议与道德恐慌的导火索,即使大多数人并不了解事情原委。这事件能发生同时也暴露问题,资本家给公众灌输的故事就是这样轻易地偏离事实真相的:用川普的话说,那就是假新闻 Fake News.

那事件的真实情况又如何?

泡沫背后的原因很复杂,事件中的南海公司在当时帮助政府管理国债,还将非洲奴隶贩到美洲的西班牙人殖民地。当时的政府难以按时偿还债务,资本家也因为法律上的限制没法轻易转手他的债券。这时候,政府提出鼓励债务持有人,将他的债券全部转售给南海公司,公司以股份为补偿大量回收政府债务。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每年从政府那里一次性收取利息,而不是由政府向众多债权人付息。公司以政府债券利息、贸易部门的利润作为全部收益,最终一并支付股息。股东可以自由买卖自己手里的股票,或者干脆持股收取股息分红。

看似完美的方案抓住了债权人的心,公司的坏账和奴隶贸易等严重影响公司经营的问题被选择性忽视。据后来公开的账本,南海公司实际上根本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贸易。哦不,也不能这么说,南海公司还曾经与一家名为 "皇家非洲公司"的老牌奴隶贸易公司合作过,将数千人作为奴隶运过大西洋,仅此而已。而公司因此还获得皇家海军护航保护,因为它得到了国家乃至军界的大力扶持,股东们就更放心了。

到1720年夏天,南海公司的股价被过分高估吹成了一个大泡沫,而当时其他上市公司的股价竟然也随之水涨船高。主要原因就是新的投资者跟风入场盲目乐观地进入市场参与投机交易,甚至法国的外资也大量投入。 在苏格兰经济学家约翰·劳(John Law)的调控下,法国经济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约翰·劳的想法在我们今天来看的确是超前的,但他在行动上也未免太过冒进。 他的一系列举措力图使法国经济完成现代化转型,却因各种阻力制约并未成功,主要原因还是他的改革没能触动当时僵化的社会制度。 法国股市一度繁荣,然后紧接着就是股价暴跌。投机交易者选择把钱从巴黎市场撤出,更多人选择投入伦敦股市,进一步促成了股价的疯狂上涨。

南海公司股价泡沫开始膨胀,不断吸引新手投机者入场,当时更多涌入的则是那些利用他们做空盘的人。很明显,过高的估值不是可以稳定持续的,但精明的投机者在短线交易中不断炒高价格,短期内呈现出股价暴涨的假象。从1719年的100英镑每股,涨到1720年8月的1000多英镑,一路飙升的股价到了年底又缩水十倍,成功跌回原点,这对那些梦想通过股票梭哈一夜暴富的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打击。

股价暴跌引起了公众的强烈不满,政客要求对公司进行调查。南海公司的诸位董事被指控犯下叛国与欺诈罪。当时一些诗歌,戏剧、讽刺画传单,都在批评市场的疯狂和投机者的愚蠢。 财政大臣被关进伦敦塔,过了几天又给放出来。 南海公司的董事被迫向议会做出解释。人们跟风起哄的舆论噪音使南海泡沫事件更加臭名昭著,从那时起,南海泡沫一词就成为金融丑闻的代名词。 然而,许多人到今天都无法真正理解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不是经济危机,经济史学家指出,就算那巨大泡沫破裂了,也没有造成经济危机——因为受影响的都是那些投机倒把企图一夜暴富的人。

威廉·霍加斯(William Hogarth)的讽刺画 Wikimedia

那么,为什么当时的人们大惊小怪,惶惶不可终日,认为资本主义的危机,他来了? 最主要的原因是,泡沫的破裂发生在股票市场初期,当时还没有完备的金融理论或金融机构可以向外行解释市场究竟发生了什么。人们转而相信各种阴谋论,或是赌博一般的股票交易让人们的大脑变得疯狂。其次是有传言说南海公司应当退还他们的钱。这给了投机失败者以动力,去夸大影响企图弥补损失,毕竟抱怨是人的天性。结果上来看,真正一夜暴负的人比一夜暴富的还要少,更多所谓受害者则是亏了一些不多也不少的钱,为自己没能一夜暴富而一再抱怨的普通民众。第三,这是个幸灾乐祸的好机会,各种偏见都能被进一步夸大——女性投资人因为其失败进一步受到厌女者的嘲弄,外国人和各种宗教团体被种族主义者拿来大做文章。没有金融专家愿意去分析事情原委,因为没有人在乎真相,报社只知道爆料丑闻、推出替罪羊,谁去在乎什么准确的报道。

三百年来,南海泡沫一直被拿来当作经济危机的象征,尽管它不是经济危机,可也没人去较真。我们看历史上各种所谓“大危机”,多的是当局者迷,少有谁能看穿事情真相。我们谈及“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危机,可能也是如此。我们面对的究竟是一场南海泡沫的暴民狂欢,还是真的大萧条呢?

  • 【杂感】开放评论也是麻烦事一桩
  • 【杂谈】漫谈主体性的局限与真理的相对性

已有 7 条评论
  1. xfndR

    牛爵爷是真的惨

    xfndR August 22nd, 2020 at 12:13 pm回复
  2. acewf

    博主认为现在又是那种情况呢?有点迷茫啊

    acewf August 23rd, 2020 at 11:12 pm回复
    1. Joseph

      我觉得我的观点已经很清晰,特别是我拿这两件事情作类比,这么说你应该明白了吧。

      Joseph August 23rd, 2020 at 11:16 pm回复
  3. momo

    当然不是一个情况。当时是金融危机,现在经济运行都不畅了,怎么类比

    momo August 25th, 2020 at 11:51 pm回复
    1. Joseph

      我们看长效影响,经济结构、生产关系并没有受到来自疫情的直接作用,暂时的经济损失无非来源于停工与人员伤亡,这些是暂时的经济停滞,就像南海泡沫因为投机心理崩溃,其经济影响是暂时的。这里我们不去从道德上考虑评判造成暂时经济损失的原因,就其结果来看,都是个别生产部门受到了无法自动恢复的打击,将要面临的必然是相关行业内部的重新洗牌。至于总起经济态势,暂时停滞是必然,但绝对不会像经济危机那样,因为在此种情况下,不管是一些国家的量化宽松政策也好,生产过剩的现象反倒被缓解许多。这时候有人唱衰说经济危机来了,市场要崩盘了,要么是跟风学舌,再者就是投机失败者寻求心理平衡。

      Joseph August 26th, 2020 at 02:23 am回复
  4. momo

    何谓暂时的经济损失无非来源于停工与人员伤亡?经济整体停滞的后果对缺乏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如果没有资金的投入来取代断裂的交易链条,那么他们只能面临停产甚至倒闭。而这又会连带造成一系列的危机,甚至其中一些危机远非经济的。阁下所举的所谓南海泡沫的例子完全是不透明的交易信息所导致的股价于实际生产能力的脱节。以此来类比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简直南辕北辙。

    momo August 26th, 2020 at 03:26 pm回复
    1. Joseph

      个别生产部门受到的无法自动恢复的打击、社会面对暂时的经济停滞,在这个意义上,两件事是相近的;
      但要因此就唱衰整体经济形势,是不太合理甚至别有用心的。

      Joseph August 26th, 2020 at 05:10 pm回复
取消回复

说点什么?

                                      ©JosePhilo | 鲁ICP备202003387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