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回首2020年:时代快,反应慢?
谈及即将过去的这一年,不由觉得时间过得快,究竟是发生了好多事,反应却似乎跟不上,时空乱流一般迷失在这短短十二月里,回想起来总觉得没有实感。
总不能说万事全怪疫情,病者受苦受难是真,余者惶恐不措倒是虚妄,这太没良心。没头绪的事情一股脑推给疫情影响就准没错,一些事稀里糊涂搪塞过去可以算无心,而借机发挥的多少沾点坏心。要我说年度热词大抵不过「受疫情影响」,别去信那些媒体官号抄来抄去打马虎眼。我说的这个至少在词频上比「新冠」还要高,也多少说明一些语用上的问题,是书面语特有的一种胆怯。
疫情来了就放大假,回顾性宿命论者雅克们和他的主人们惯于长久以来的重复劳动,偶然间歇久了,就开始胡思乱想自说自话,搞出一些经济下行的自动实现寓言,就装模作样坐等开盘比烂——怎么可能会好起来呢?而后中文互联网上出现一些什么「打工人」的 meme,没有一些人所言社会焦虑那么严重,看下来尽是些《关于无产者吉诃德大战三十四风车寡头人民富豪这件事》之类的疯话、胡话、自说自话,终究是拿自己也一知半解的新词滥用起来,拿来标榜自己好像追上了话语的潮流就是某种话语权意义上的成功,这样简单幼稚的DK-效应作怪。最近总觉得愈发时代快、反应慢的一个原因,就是感觉追不上这些个什么热词了。另一个我搞不懂的词是叫「内卷」就更吊诡了,这词又是什么意思?一说典出 Involution,却又有时候边际递减就成了「卷」,又有人说马尔萨斯陷阱才叫「卷」,后来变得凡是竞争称之「卷」,我看真是有病、不能好好说话的怪病。
话归正题,能在这里胡扯、彼且姑妄听之的你我都是幸运儿,病毒已经且将会持续地杀死无辜者,或是我们熟稔的个体,亦或某些群体。人们对于陌生者的苦难,总是不能感同身受的;或者像卢梭说的更露骨些,这就是所谓人性,「我们之所以心爱人类,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苦难;如果我们不是人,我们对人类就没有任何责任了。」(语出《爱弥儿》卷四)不管怎样,对难以共情的个体的怜悯总是超出人性的,藉此讲出对三类情况的两个批评:一种人出于某种目的主观这样做,是造神运动一般有害,是对一般人性者的残忍专制;或者只是不自觉地遵从于外在秩序,以判断这种感情是正当高尚的、合法的、被接纳的、合乎时宜的,一种单纯的媚俗和自我感动,说穿了是不输给气氛、审时度势做给别人看的一种矫揉造作的扶乩表演。我亦不否认歌颂伟大的正确性,但必不意味着一些人就可以拿着抽象成只剩下数字的罹难者群体来做否定辩证法练习题,这太没人性。
要说「疫情影响」经济下行,这也要分情况,个别生产部门的停工停业是一码事,这是经过有限时间复工复产有倾向自发恢复的;而投机倒把的 Blackjack 就是性质不同的赌不服输,爆雷之后输不起掀桌打滚又是几个意思,借此机会甩锅给整个市场,可以说是无耻至极了。业已表现出一种可怖的不信任,国内的、行业间的、资方和产业主的、国际国外的,这些信任危机骨牌一般东倒西歪,各种非生产关系的事故也就接踵而至。换言之,并非所有人都企盼着特殊时期早点结束,或许一些已经注定过不去的还想把别人拉下水。水池里这般掣肘的境况,岸上看的,哪位去伸一把手呢?泛滥的信任危机投射在个人的焦虑,其实是我们一直不敢直面自己的怯懦而选择自我开脱,还要为这份逃避格外积极地寻求一份第三人认同,这样一种鸵鸟病。
雅克 我要告诉您一个大秘密,人类一向都用这招来骗自己。向前走,就是不管往哪儿走都行。
主人 (向四周环视一圈)往哪儿都行?
雅克 (以手臂的大动作划了一圈)不论您往哪个方向看,到处都是前面哪!
(昆德拉戏剧作品《雅克和他的主人》第三幕)
人总是要向前看,这当然是句废话,因为其实往哪看都一样。我们之所以觉得最近发生很多不寻常的事,都很戏剧,觉得很夸张,多半只是修辞上的措手不及,没有相应的心理预期,不情愿去接受现实,又找不到逃避的路径。事实上从认知论的知识也明白我们不是不知道,世上很少有事情是未曾发生过的,而历史总是那么相似,生活只不过是重复变奏的 Déjà vu,瘟疫作为一种复调织体,在时间上无限度地绵延——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更多时候,人们是不情愿去相信自己所面对的是举世皆然的重复,悲伤、欢欣和苦难都如出一辙。不要跟莫扎特年轻的仰慕者一样,疯狂地相信自己可以摆脱无穷无尽变奏锁链的束缚,这是非人性的、造作的,没有结果的逃避罢了。
你的行文着实有卢梭内味,近日读《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有感。
对于“打工人” “内卷” 诸如此类的所谓流行词,有一种人们生造冷门又有丰富解读空间的词汇,在一个荒诞的年份用其对社会和生活进行各种解构。
换个角度想想,生活都已经如此魔幻了,看看大众的解读其实也挺有意思,像是无法有力反击的个个孔乙己。
2021了,希望越来越好
2021年,希望会好起来啊